蒋介石侍卫长晚年揭秘:雅尔塔协定是最大错,背后藏着多少无奈?
有个人,跟在蒋介石身边二十多年,从黄埔时期的侍卫官做到侍卫长,见证过蒋家王朝最风光的时刻,也陪着熬过最狼狈的退守。晚年在台湾乡下,他对着来访的后生说:"委员长这辈子,走得最错的一步,就是点头认了那个雅尔塔协定。"
有个人,跟在蒋介石身边二十多年,从黄埔时期的侍卫官做到侍卫长,见证过蒋家王朝最风光的时刻,也陪着熬过最狼狈的退守。晚年在台湾乡下,他对着来访的后生说:"委员长这辈子,走得最错的一步,就是点头认了那个雅尔塔协定。"
钱大钧踩着军靴跨进门槛时,蒋介石正盯着桌上的照片发愣。照片里是个穿病号服的男人,前胸缠着纱布,床头柜摆着"西安张学良公馆"的搪瓷杯——这是西安事变后,东北军给受伤的钱大钧拍的。
2011年6月16日,《郝伯村解读蒋公日记1945-1949》在台湾出版,而这位郝伯村可谓是“最懂蒋介石的人”之一。
“郝伯伯,一生戎马倥偬,真要悔就悔哪一天?”1988年3月的台北南港,一位历史系研究生在录音机前抛出这个问题。郝柏村抬头瞥了秒表一眼,声音低而硬:“一九四五年二月四号,雅尔塔开场那天。”简短一句,让屋里瞬时静得只听得见铅笔滚落桌面的脆响。
1965 年,台北士林官邸里,郝柏村正低头给蒋介石整理军装。作为跟了蒋介石 20 年的贴身侍卫长,他每天陪着出入会场、跟着散步聊军事,是国民党里实打实的 “核心心腹”。
1945年,雅尔塔会议上,美英苏三巨头背着中国瓜分了战后中国的利益,外蒙古、旅顺港、东北铁路就这样被摆上谈判桌。